唐山事件想到的II
昨天发公众号时预料到又会被骂,和上次那篇论补偿一样,特别是号里女粉比例很高。还发现一个关系不错的异性朋友取关,那么背后可能还有十个看完骂我的,和五十个已经不看我号的。
我从不讨好读者,我有能力包装一篇更贴近女性主义,同样义愤填膺、和垃圾男划清界限的咪蒙软文,收割好评无数,这也符合流量的传播规律,再强化我的人设,当妇女之友,受到夸赞,伪装成女性口中“我认识一个真的很懂女性的男生”。但我并没有兴趣做这件事。
我一直想写的东西是去揭露人性本质,卸下所有道貌岸然的伪装,我想伸张的观点是:人类其实就是这样,咱别扯那些虚的,不要害怕承认自己的弱点,但也要相互包容人的缺陷,确实是十分冷酷罢。我有意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但并不认可存在绝对的道德高峰,我也从不否认自己存在的偏见。
过去几年的成长经历让我有意无意地和我身边的人构建一种先进,例如追求女性主义,尊重女性;例如关怀广义的弱势群体;例如学着变得有情商,学会与人相处;例如提升社群参与感,启蒙思想。等等等等不一一列举。但最近半年的见闻又让我开始思考,这种先进到底是不是绝对的?是不是有普适意义的?是不是存在一种绝对地与之相反的落后?面对落后我有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地进行谴责?有没有义务去传播先进的思想?
在美国,公民是实实在在享有权利。历史上的女权运动也好,黑人运动也罢,斗争都是把进步写进了宪法修正案,享受同工同酬、选举权等。在天朝,民并不享有权,任何民权的斗争都会被铁拳打的头破血流。我常常觉得在这种环境下谈女权实在是纸上谈兵,而被允许讨论本身就是一件掩盖民权缺失的替身符。和我一样想关注民权的人也不少,但大家都习惯了默不吭声,习惯了自我保全,这也是我说的,我的冷漠并不完全是由我个人意志决定的。所以我也反感没有经历过铁拳、或者盲目相信岁月静好的人,去道德谴责冷漠的人。
在这种抱负下,我总是带有一种傲慢与消极,我认可积极传播思想,努力改善人与人的关系,改善男性对女性态度的人,我自己也是有意识地在改进,我觉得35条,或者其它一些朋友写的建议都很好,我都一一看了,我赞扬这些人的观点真的于我很有启发性,正如那句既得利益者通常是认识不到自己既得利益的。但我又时常觉得我的这种改进不过是迫于环境的压力,受制于某种被建构的先进。我本身并没有激情去做类似的思想传播。我更有兴趣的事情是推进立法,推进无产阶$级权利,推进其它更大更本质的价值观,但这些东西都是被严格管制的,我又无能为力。所以我也只是动动嘴皮子,啥也没做罢。
不知道积极传播观念的人到底是满足于观念的传播就是改善问题的最佳手段,还是说有没有也去想花费精力改变,那些考公进入政府进入堂的体系内的人,那些真正可能掌握权力的人的观念,毕竟是在一个从来只有自上而下的改革的社会。
我一般也不和人讨论女性主义,因为在一个很容易面临被指责被谩骂的交流环境下,探讨总是趋于混乱与非理性,也只会给我带来负面影响,那我宁愿不讨论。现代社会人大抵是越来越不能好好交流,包括我也是。很多时候看到不同的态度就想,这塔姆什么SB,然后拉黑不送。但又隐隐觉得求同存异理性探讨应该是一项更完备的逻辑。但很显然,情绪的传播速度要远大于理性。所以也感谢那些即便不赞同我的狗屁观点但还是愿意和我认真探讨女性主义的异性朋友吧。
敬请期待也不知道脑子在想啥的下期
评论
发表评论